紀錄分享

一篇文章看完『根管治療』的步驟&保養方式,讓你先做好準備在上手術台!

每一個人多少都有遇到牙痛的狀況,痛起來真的難以忍耐,有的時候甚至於難以正常生活或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這時候大家可能會想到常見到的根管治療來解決牙痛狀況,只是不是所有情形都適合根管治療。牙痛的原因大部分是牙髓發炎,另外外傷也會導致牙髓發炎壞死或者是牙周病,要經由醫生確認牙齒損害的情形,判斷是否要做根管治療和後續該怎麼處理。

 

什麼是根管治療?

牙髓是由淋巴、血管、神經等軟組織構成,牙髓供應牙齒營養且具有使牙齒持續生長與感知的功能,當牙髓因為齲齒、嚴重損壞或外傷等等因素產生感染、壞死的狀況的時候,就要經由根管治療來除去牙髓之中感染的小血管以及神經組織(抽神經),通常根管治療會分多次療程,倘若病人治療到一半牙齒不痛了就中斷根管治療的話,日後或許會由於抽神經抽不乾淨從而造成牙齒齲齒,甚至是再一次感染。

 

 

根管治療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一)注射一部分麻醉-治療過程之中牙醫生會基於病人的情形注射適量的麻醉,這個步驟能幫助病人放輕鬆,降低療程導致的不舒服。

(二)打開發炎感染的牙髓腔-開始除去發炎組織之前,要先把牙齒以橡皮布障隔離,接著除去齲齒及舊的填補物後再把牙髓腔打開。

(三)牙髓組織的清創(抽神經)-醫生會將根管系統擴充,運用藥水去除根管內發炎或是壞死的牙髓組織,進一步執行牙髓組織的清創(抽神經),以降低根管裡頭的感染源以及細菌。假如是比較困難的根管治療,有些牙醫生則會運用顯微鏡的放大效果,來增多根管治療成功的機率。

(四)根管封填-確定已清潔乾淨且沒有發炎情況以後,再運用樹脂、馬來膠、生物陶瓷糊劑等材料封填根管。

(四)套上牙套或者是牙冠-最後一個步驟便是在達成根管治療的牙齒套上牙冠或是牙套,除了恢復本來的外形及咬合功能以外,也可以維護脆弱的牙齒,避免牙齒因為構造殘缺而斷裂等等問題發生。

(五)按期回診追蹤-完成所有療程之後還要按時回診,使牙醫生按期追蹤檢查牙齒的情形,才能夠即時處理牙齒的問題。

 

一次就可以完成根管治療?

很多人有「根管治療的時間有多久或者是需做多久才能夠結束療程」的疑問,基本上根管治療的方式及步驟相當細密與費時,時常需好幾個治療時段才能完成。牙醫治療的次數則視根管的數量、形態及困難度而有所不相同,普通狀況下單根管的牙齒能一次完成;然而多根管的後牙所需要的時間較長,可能需3至4次的療程。因此,完整的根管治療必要牙醫生和病人雙方的耐心及配合,假如中斷治療或許會導致更加慘重的問題。

 

 

6個需要進行牙根治療的狀況

以下幾個也許需根管治療的因素

●嚴重蛀牙(齲齒)

●牙裂、裂牙、裂齒

●牙根吸收

●曾經根管治療的牙齒,再一次受到感染

●慘重牙周病

●口腔內有腫瘤或者是囊腫

當牙齒因為牙隨神經發炎抑或是壞死從而引發疼痛,切記不要輕忽牙痛又或是害怕看牙醫而不去就診,因為牙齒慘重損壞或傳染時,有可能使得蜂窩性組織炎或是需應對拔牙的狀況。

 

資料經台北、新北、高雄牙醫彙整,資料僅供參考,建議多多比較並且親自向牙醫洽詢。

 

做完根管治療不能吃什麼東西?

你的牙齒做完根管治療或者是顯微根管治療後再怎麼完整,它終究還是曾經不健全的牙齒。為了避免牙齒治療完再度受損,了解如何使用及照護它就很重要。其中,最關鍵要顧慮的就是應該「怎麼吃」?

不管是正在進行還是已經做完根管治療或是顯微根管治療的病人,都應該少吃過硬的食物,像是蘋果、黏性食物、芭樂等,由於這些比較硬的食物十分容易使治療完的牙齒裂開或者是牙齒斷掉,因此需要特別注意。假如不慎造成牙齒裂開或是牙齒斷掉,不僅會影響根管治療或者顯微根管治療的進度,也會讓療程的失敗率大大增加。

 

該如何清潔治療後的牙齒?

根管治療又或是顯微根管治療是保留真牙的最終一道防線,倘若治療後沒有好好保護真牙,很有可能會面臨拔牙齒的危機,因此,接納根管治療或是顯微根管治療的病人一定好好清潔自身的牙齒,最好是飯後都清洗一次。假設病人不方便隨時潔牙,推薦能先使用牙線清潔牙縫,有助降低細菌生長的機會,但是睡前還是一定用牙刷好好清洗牙齒,這樣這樣根管治療又或是顯微根管治療完的牙齒才可保持乾淨且健全的樣子。

 

不論是做根管治療或顯微根管治療,假使治療之後不好好照顧牙齒、做好口腔清洗保養,同一顆牙齒也有再次蛀牙的可能性,再度蛀牙的範圍或許會和之前的不一樣,此時可能又要再做一次根管治療或者是顯微根管治療。很多人以為做完治療就一勞永逸了,事實上根管治療與顯微根管治療是一種治療方式而不是萬靈丹,為了要避免下一次再做一次治療,務必做好口腔的清潔。

 

相關資料

牙齒痛到得抽神經!什麼是根管治療?治療流程為何?手術 …

抽神經費用會很貴嗎?根管治療費用一次算給你看

[問題] 想問大家根管治療花了多少錢- 看板teeth_s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