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分享

健保有給付根管治療和顯微根管治療嗎?你想了解的答案和費用說明就在這裡~

相信許多人曾有相同的經歷,牙痛的時候當醫生跟你說『牙齒要抽神經』,通常會想到傳統的根管治療。不過目前科技發達,多了一個選項供各位挑選,那便是『顯微根管治療』。根管治療跟顯微根管治療最大的區別是顯微根管治療需要有專屬的顯微鏡儀器,經由器材放大能夠照到肉眼看不到的部位。該選擇根管治療又或是顯微根管治療哪種方式解決牙痛問題,仍需詢問醫生~

 

 

什麼是根管治療?

牙髓是由淋巴、神經、血管等等軟組織組成,牙髓供應牙齒營養且有使牙齒一直生長與感知的功能,當牙髓由於蛀牙、嚴重損傷或者是外傷等原因產生感染、壞死的狀況的時候,就需要藉由根管治療來消除牙髓之中感染的小血管和神經組織(抽神經),一般根管治療會分多次療程,如果患者治療到一半牙齒不痛了就中斷根管治療的話,日後也許會因為抽神經抽不乾淨進而引發牙齒蛀牙,甚至是再次感染。

 

牙醫知識-顯微根管治療

顯微根管治療便是使用牙科顯微鏡幫忙,讓牙醫生看清楚牙髓腔內部狀況,使治療更有效能。一般狀況下,牙醫師時常憑藉肉眼以及經驗來進行根管治療,大概8成~9成的狀況都可處理,但是因為根管系統有一些肉眼沒辦法看清楚的死角,且每一個人的根管系統、解剖結構等不完全相同,推薦在高倍數顯微鏡輔助下能一覽無遺,含牙齒有無肉眼看不到的裂痕、牙髓腔清潔的乾不乾淨、有沒有遺漏或是鈣化根管及斷裂器械等,都能夠看得更為清楚。

不過顯微鏡儀器價格不便宜最少要二十萬元,多則需要二百萬元,不是每一個牙科醫療院所皆有該機器。是否要使用顯微根管治療,推薦患者與牙醫師詳盡溝通。

 

資料經高雄、台中、新北牙醫彙整,資料僅供參考,建議多多比較並且親自向牙醫詢問。

 

6個需要進行牙根治療的狀況

以下幾個可能需要根管治療的因素

▲慘重蛀牙(齲齒)

▲牙裂、裂牙、裂齒

▲牙根吸收

▲曾根管治療的牙齒,再一次受到沾染

▲慘重牙周病

▲口腔內有腫瘤或者是囊腫

當牙齒因為牙隨神經發炎或是壞死進而引發疼痛,千萬不要輕忽牙痛或者害怕看牙醫而不去就診,因為牙齒嚴重破壞或者沾染的時候,有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或需要應對拔牙的狀況。

 

哪些狀況需執行顯微根管治療

以下是推薦執行顯微根管治療的狀況:

▲牙齒由於蛀蝕又或是外力撞擊而斷掉。

▲牙醫診斷提出牙齒根管鈣化、管壁破損或發生開放性根尖。

▲根管構造特殊的牙齒,譬如:根管阻塞、C型根管或是彎曲根管等。

▲牙齒的病狀一定執行更為完善的根管治療或者是已經根管治療後必須重整,這個時候就推薦進行顯微根管治療。

 

本文提供台中、高雄、台中牙醫彙整,資料僅供參考,推薦多多比較並且親自向牙醫詢問。

 

根管治療會很貴嗎?

牙醫根管治療大部分健保都有給付,而治療時間長短依據牙齒位置和困難度有所不同,前牙約1至3次,後牙大概3至4次。倘若牙齒的情形較嚴重要高端儀器,如顯微根管治療,健保則沒有支付。首要的自費項目是在牙醫做完根管治療後,由於患部牙齒剩餘的齒質極少,為了以防出現牙齒斷裂等等問題,時常會有做牙柱(POST)和假牙的需求,把做完根管治療之後的牙齒套起來。

假牙所需要的費用是依照挑選不同材質,價格也有所不相同。照理來說假牙牙冠可以分金屬牙冠與全瓷牙冠。而全瓷牙冠又可分內襯金屬牙冠與全瓷牙冠兩種。假如以外觀考量的話全瓷牙冠固然是最佳選擇,但其製作難度高,且牙齒條件限制較多,因此最不便宜。而內襯金屬瓷牙冠則按照金屬材質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費用。

 

做一次顯微根管治療要花多少錢?

關於顯微根管治療費用的部分落點大約在10000~20000元左右,目前的顯微根管治療是自付項目健保是不給付的,且一般醫療險基本上無涵蓋顯微根管治療費用,不過假如是意外造成(按照醫生判斷和開立診斷證明書),則或許會以意外險來賠償。另外若是顯微根尖手術,旁邊會有比較大範圍的骨頭殘缺,則或許需要執行補骨及填入再生膜,這部分一樣為健保給付以外的自費項目。

 

 

根管治療和顯微根管治療兩者相較,顯微根管治療的成功機率較高,由於醫師可經由放大數倍的顯微鏡來察看牙髓腔的情形,治療的時候可更精確的定位減少損傷,也能夠更好的去除受感染的神經,治療的速度也會相對快速很多。以有殘存受沾染神經未除去完成當作例子,兩者再度發生的可能性根管治療則相對高一些。假設是後續未好好清潔保護牙齒進一步引發的二次蛀牙,則根管治療跟顯微根管治療皆有可能發生。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徹底清潔口腔跟按期看牙醫,不然那麼辛苦做的治療可就浪費了。

 

更多閱讀

抽神經後牙齒還在痛,根管治療後的疼痛原因與舒緩方式

根管治療是什麼?抽神經會痛嗎?常見問題、治療流程告訴你

我到底還需要幾次根管治療?費用、過程、常見問題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