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分享

顯微根管治療有哪些特色?和傳統根管治療有甚麼差別?

牙科門診時常碰到要根管治療的情況,適用於蛀牙或是牙齒受到外傷,以致發炎與牙髓神經壞死的情況,因此期望盡量保住牙齒。由於科技先進的關係,現在根管治療又分為一般根管治療與顯微根管治療,兩者的差別在於顯微根管治療使用高等顯微鏡儀器輔助根管治療,讓醫生可以透過顯微根管治療進行感染牙隨的清除且留下更多的真牙。至於需使用哪一個治療方式,則需藉由醫生的評估來決策。

 

資料經桃園、台中、台中牙醫彙整,資料僅供參考,推薦多多比較且親自向牙醫詢問。

 

介紹根管治療

牙髓是由淋巴、神經、血管等等軟組織構成,牙髓供應牙齒營養並且具有使牙齒一直生長跟感知的功能,當牙髓由於蛀牙、嚴重受損又或是外傷等原因出現感染、壞死的狀況時,就需藉由根管治療來除去牙髓當中感染的小血管與神經組織(抽神經),一般根管治療會分多次療程,假使患者治療到一半牙齒不痛了便中斷根管治療的話,日後或許會由於抽神經抽不乾淨繼而促成牙齒蛀牙,甚至是再一次感染。

 

介紹顯微根管治療

顯微根管治療便是運用牙科顯微鏡幫助,讓牙醫生看清楚牙髓腔內部情形,使治療更為有效率。一般狀況下,牙醫師時常憑藉肉眼和經驗來進行根管治療,大概8成到9成的狀況都可處理,但是因為根管系統有一些肉眼沒辦法看清楚的死角,且每一個人的根管系統、解剖結構等等不完全相同,推薦在高倍數顯微鏡幫忙下可以一覽無遺,包含牙齒有無肉眼看不到的裂痕、牙髓腔清潔的乾不乾淨、有沒有遺漏或者鈣化根管與斷裂器械等等,都能看得更加清楚。

不過顯微鏡儀器價錢不便宜最少要二十萬元,多則需要二百萬元,並不是每一個牙科醫療院所都有該器材。是否需要使用顯微根管治療,推薦患者和牙醫生完整溝通。

 

資料經高雄、台北、高雄牙醫彙整,資料僅供參考,建議多多比較且親自向牙醫洽詢。

 

哪些情況需要進行根管治療?

患者如果遇到這些情況,會建議採用根管治療,包括深度蛀牙、牙髓壞死、牙周感染、牙齒斷裂所併發的神經冒出和全口重建以前預防性根管治療等。牙醫生提到,假設不馬上進行根管治療把發炎感染的牙髓清除乾淨的話,可能會導致整顆牙齒蛀牙的狀況,還可能促成蜂窩性組織炎(Cellulitis),故如果有出現上面這些狀況的話,請立即前去牙科院所接受根管治療。

 

四個要做顯微根管治療的狀況

下述是推薦執行顯微根管治療的狀況:

◎牙齒因為蛀蝕抑或是外力衝撞而斷裂。

◎牙醫診斷表示牙齒根管鈣化、管壁破掉抑或是出現開放性根尖。

◎根管結構特殊的牙齒,如:牙中牙、彎曲根管或根管阻塞等等。

◎牙齒的症狀一定進行更為完好的根管治療抑或是已根管治療後務必重整,這時就推薦進行顯微根管治療。

 

 

根管治療的費用

猝不及防的牙痛時常使患者急忙奔向牙醫診所,卻被醫生告知牙齒到了需執行根管治療的地步,此時許多患者便會疑問根管治療的費用會不會很貴?牙醫生表示不用擔心!整體牙齒根管治療費用健保皆有支付,除非碰見棘手難解決的狀況,需要使用健保不給付的高端儀器、填封材料,才需要額外負擔費用。當患者看醫生洽詢時,執行根管治療的費用在一開始便要徵詢清楚,那樣一來才不會連自己花了什麼都不了解。

 

顯微根管治療的價格

關於顯微根管治療費用的部分落點約在10000至20000元上下,目前的顯微根管治療是自付項目健保是不給付的,且一般醫療險基礎上無涵蓋顯微根管治療費用,但是假設是意外造成(根據醫生分辨和開立診斷證明書),則可能會以意外險來賠償。另外若為顯微根尖手術,旁邊會有比較大範圍的骨頭缺損,則也許需要執行補骨與填入再生膜,這部分同樣是健保給付以外的自費項目。

 

 

根管治療和顯微根管治療兩個相較,顯微根管治療的成功可能性較高,因為醫生能夠藉由放大數倍的顯微鏡來查看牙髓腔的狀況,治療時可更精準的定位降低損傷,也可更好的清除受傳染的神經,治療的速度也會相對快速很多。用有殘存受沾染神經未去除完成為例子,兩個再度發生的可能性根管治療則相對高一些。假如是後續未好好清潔保護牙齒進一步促成的二次蛀牙,則根管治療和顯微根管治療皆有可能發生。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徹底清潔口腔跟定期看牙醫,否則那麼辛苦做的治療可就浪費了。

 

參考資料

根管治療– 幫您保留牙齒的好方法| 衛教資訊

根管治療的藥跑出來了- 牙齒矯正板

根管治療| 衛教單張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